1981 年北京的病房里正规配资平台app,杜聿明的生命已近终点。他气若游丝,却死死攥住妻子曹秀清的手,反复念叨着同一句话:“别去台湾…… 老蒋、小蒋,都信不得!”
杜聿明曾是老蒋最信任的嫡系将领,淮海战役前还率军为蒋氏政权卖命,为何到了最后,对蒋氏父子的警惕会刻进骨子里?
要解开这个疑问,得从曹秀清被迫赴台的那段经历说起。
正是那段浸满欺骗与血泪的日子,让杜聿明彻底看清了蒋氏政权的本质。
以 “安抚” 为名的骗局1948 年淮海战役结束,杜聿明被俘的消息被国军高层严密封锁。
展开剩余83%远在上海的曹秀清对此一无所知,她四处奔波,找遍了杜聿明的老战友、老同学,却连丈夫的生死都打听不到。走投无路时,她只能硬着头皮求见老蒋,得到的却是一句冰冷的谎言:“杜聿明已经被解放军杀了。”
悲痛还未消化,上海解放前夕,老蒋突然送来手谕,要求曹秀清必须带着子女前往台湾。
彼时的曹秀清心里满是疑虑:若丈夫真的战死,自己对蒋氏而言已无任何利用价值,向来 “无利不起早” 的老蒋,为何会特意安排她去台湾?
这份疑虑让她隐约察觉 “丈夫或许还活着”,但她没有反抗的余地, 在国军的威逼下,她只能带着年迈的婆婆和五个年幼的子女,挤上了飞往台湾的最后一班飞机。
到了台湾,老蒋的 “承诺” 很快原形毕露。
此前说好了 “提供生活费、分配住房”,结果一家七口只能挤在狭小的出租屋里,每月的生活费少得可怜,连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难题。
曾经的 “将军夫人”,不得不放下所有体面:她找宋美龄求助,磨了半天才换来一点微薄的资助;她找杜聿明的老部下张群帮忙,最终才在台北烟酒公卖局的制品厂谋了份差事, 活儿累钱少,连晋升的可能都没有,不过是混口饭吃。
真正将曹秀清推向绝境的,是大儿子杜致仁的自杀。
当时杜致仁在美国读书,靠白天上课、晚上打工勉强维持学业。一次生病无法打工后,他没钱交学费,只能写信向母亲求助。
曹秀清没办法,只能再次找老蒋申请补助,可老蒋只批了一千元新台币,还要求分两年发放, 这点钱,连杜致仁一年学费的三分之一都不够。
得知消息的杜致仁彻底绝望,他在信中写道:“父亲为他卖命半生,我们落难了,他却连这点忙都不肯帮!”
不久后,杜致仁在美国自杀身亡。婆婆听闻孙子的死讯,一病不起,没过多久也郁郁而终。
短短几年,家破人亡。曹秀清终于看清:蒋氏所谓的 “照顾”,不过是把她和家人当成牵制杜聿明的 “人质”。
只要杜聿明还有 “利用价值”,他们就给点甜头;一旦觉得杜聿明已无牵制必要,便毫不犹豫地将他们弃之如敝履。
后来,曹秀清把这段经历原原本本地讲给了特赦后的杜聿明,每一个字,都成了杜聿明对蒋氏政权失望的原因。
重逢看清本质就在曹秀清以为,这辈子再也没有见到丈夫的希望时候,1957 年,事情出现了转机。
曹秀清的长女杜致礼嫁给了物理学家杨振宁,不久后,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传遍全球。
这让曹秀清突然成了蒋氏眼中 “有利用价值” 的人,1958 年,宋美龄特意召见她,笑着说:“杜夫人,你女婿得了这么大的奖,你该去美国看看他呀。”
曹秀清瞬间明白,这不是真心的关心。
果然,宋美龄话锋一转:“到了美国,你跟杨振宁说说,让他回台湾帮蒋总统做事。” 曹秀清表面应承,心里却已做好了逃离的打算。
抵达美国后,她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退掉了返回台湾的机票。在美国的一年多里,她终于从亲友口中得知了真相:杜聿明没有死,1959 年就被特赦,如今在北京生活。
这个消息让她又喜又忧, 喜的是丈夫尚在,忧的是台湾还有子女,蒋氏绝不会轻易放过她。
经过多方奔走,1963 年,曹秀清终于冲破阻碍,回到了北京。
在机场见到杜聿明的那一刻,两人相拥而泣,十几年的牵挂与委屈,都在这一刻得以释放。此后在北京的日子里,杜聿明常和曹秀清聊起自己被俘后的反思:“以前总觉得老蒋这人对待部下还不错,后来才明白,他心里只有自己的权力,哪管别人的死活。咱们能有现在的安稳,太不容易了。”
1981 年杜聿明去世后,台湾当局果然动了心思。
他们认为曹秀清在大陆已无亲人,便让她的子女在香港劝说她回台湾,甚至许了不少好处。但曹秀清始终没有动摇,每次与子女见面,她都会坚定地说:“你父亲临终前嘱咐过,台湾不能去,蒋家父子靠不住。我不能违背他的心意。”
此后每年,曹秀清都会去香港见子女,却从不让自己踏足台湾一步。
1984 年,曹秀清在香港病逝,临终前,她还拉着子女的手反复叮嘱:“别信台湾的话,好好过日子,别再跟他们牵扯。”
杜聿明的临终嘱咐,是一个亲历者用半生代价看清的真相正规配资平台app,蒋氏政权的核心是利益,所谓的 “情义” 不过是权衡利弊的幌子,而台湾,不过是他们掌控下的 “牢笼”而已。
参考资料: 新中国与杜聿明的后半生 2001-03-29 来源:文摘报发布于:河南省易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